考生突发疾病 女教师紧急救助诠释师者大爱

在承载着无数学子梦想的高考考场上,总有一些令人动容的温暖瞬间。面对突发状况,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监考教师张仁丽沉着冷静、果断处置,用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,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大爱与无私。
6月7日14:43,昭阳区第一中学考点一考场内,气氛紧张而安静,距离高考数学考试科目答题卡下发仅剩两分钟,考生们都在为即将开始的考试做着最后的准备。突然,坐在前排的一位考生身体剧烈抽搐,毫无征兆地从座位上滑落,额头重重磕在地上,鲜血瞬间渗出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考场瞬间陷入慌乱。
张仁丽正在在办公。
正在巡查考场的张仁丽,凭借11年的工作经验,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:“情况不对,是癫痫发作!”没有丝毫犹豫,她立刻冲上前去,将学生身体放平,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。由于考场空间有限,为了防止考生窒息,张仁丽不犹豫地屈膝而坐,考生头部稳稳枕在自己腿上,并轻柔调整其头部至侧卧位,持续观察其呼吸和意识状态。与此同时,她冷静指挥同场监考教师联系场外医疗支援。整个处置过程沉着果断,动作规范专业,为后续医疗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一开始,张仁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癫痫发作,想着抽搐几分钟过后学生便能尽快恢复。然而,情况远比她预想的严重。考生的抽搐越来越厉害,舌头被牙齿咬得越来越紧,鲜血不断从口腔中涌出,舌头有被咬断的风险,而口腔内积聚的血液排不出来,更会导致窒息。
情况紧急,容不得张仁丽有半点迟疑。为了让考生脱离危险,她没有丝毫犹豫,伸出手,试图掰开考生紧咬的牙齿。然而,就在这一刻,失去意识的考生突然狠狠咬住了张仁丽的两个手指。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,鲜血渗出。但张仁丽没有退缩,也没有松手。她强忍着揪心的疼痛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一定要让考生脱离危险。
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,豆大的汗珠顺着张仁丽的脸颊滑落。她一边紧紧守护着学生,一边时刻留意考场内的情况,确保试卷的安全。此时的她,心里都是如何急救学生,让这名花季少年尽快脱离危险,却全然忘记了手指的疼痛。
终于,急救人员赶到了现场,对生病考生进行了及时抢救,并迅速将其送往医院。看着救护车远去,张仁丽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下来。直到这时,她才感觉到自己受伤的手指传来阵阵剧痛,整个人也仿佛被抽干了力气。
张仁丽受伤的手指。
第二天,张仁丽的腿还在不由自主地发抖,左手的两个手指还包扎着厚厚的纱布,但她依然坚持来到学校。提及在考场救人时手指受伤的事,张仁丽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,语气坚定地说:“如果用我的两根手指能挽救学生的生命,也非常值得!”这简单而朴实的话语,却饱含着她对学生深深的爱与责任。
面对关于为何不请假看病养伤的疑问,张仁丽微微摇了摇头,眼神坚定而认真地说道:“我教的是初三,马上就要毕业了,剩下这几天特别关键,我怎能在这时候离开他们呢?况且,我受伤的是左手,不影响我写字和工作。” 在她看来,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远比自己的伤痛重要得多。她放不下即将毕业的学生,更放不下那份沉甸甸的教学责任。
张仁丽是昭通市鲁甸人,1991年出生的她,自2014年进入鲁甸县水磨中学教书,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。2022年,她考入昭阳区第一中学,担任初三历史教师。多年的教学生涯,让她始终坚守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,展现了师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。(任天能、蒋德玉 文/图)
来源:昭阳区融媒体中心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